第(1/3)页 与此同时,在一些位置重要、人口聚集的城镇,道佛势力也开始尝试兴办实业。 最初的多是些投资小、见效快的日化厂、被服厂、食品加工厂,生产肥皂、蜡烛、毛巾、布鞋、腌货等民生紧需品,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快速积累资金。 随着技术工人的培养和资金的初步充裕,一些更具雄心的项目被提上日程。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尝试建立小型的煤矿、铁矿;在水力条件优越之处,兴建简易的水力发电站,虽然发出的电力最初仅能供应武馆、工厂和少数富户照明,但那漆黑的夜里亮起的灯火,却给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希望。 当然,如钢铁厂、大型机械厂这类重工业项目,因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目标明显,初期仅在个别根基深厚、与地方实力派达成某种默契的区域进行极其隐秘的试点 。 这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举动,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旧有利益格局,与地方势力发生了多次摩擦和矛盾。 地方上的保安团、民团,往往是地主豪绅的私人武装,时常上门刁难,或以“检查”为名骚扰工厂武馆,或暗中指使地痞流氓生事。 对于这些小麻烦,各派弟子通常以国术身手略施惩戒,或利用术法小小捉弄,使其知难而退。 若遇有与劣绅勾结、为祸一方的股匪,各派则会精锐尽出,甚至联合几派力量,以剿匪之名行铲除障碍之实,往往能一举多得,既锻炼了弟子,也赢得了民心,更扫清了发展障碍 。 面对这突然冒出来的大批道士、和尚,以及他们开设的武馆、工厂和那些管理方式奇特的农场,各地的军阀头子们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人脉较广,消息灵通些的,或多或少知道这些方外之人身怀异术,不好轻易招惹。 对于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几个大军阀,他们更关注的是地盘和军队的扩张,以及与其他大军阀的博弈,只要这些修行者不公然造反,不截夺他们的税源军饷,反而有时能帮助维持地方秩序、甚至提供些便宜的药品布匹,他们便多采取观望态度,或派人与之接触,试图进行利益交换。 而对于一些见识短浅、蛮横霸道的小军阀,则可能发生更直接的冲突。 曾有某地小军阀垂涎一处由武当弟子开办的、效益颇佳的纺织厂,欲强行吞并,结果派去的士兵被几名暗劲修为的弟子轻易缴械,连这军阀本人也在某个夜晚被一道悄无声息潜入卧房的符箓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再不敢打那纺织厂的主意 。 第(1/3)页